【舊打狗驛故事館/北號誌樓】全臺唯一貨運火車站原貌保存/臺灣僅存可以動手玩的號誌樓

▲舊打狗驛故事管—全臺唯一貨運火車站原貌保存
舊打狗驛故事館前身為臺鐵高雄港站,是最早的高雄車站所在地,源自1900年11月於館舍北側約800公尺處開業的「臨時打狗停車場」。現存站體建築為戰後1947年重建,曾經是全臺規模最大的貨運車站,日夜24小時數百列車在此進出,擔負臺灣經濟發展重要角色。隨著鐵路貨運業務衰退,高雄港站於2008年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而順勢裁撤。為保留百年來珍貴的鐵道文化資產,高雄港站於2010年轉型為鐵道故事館,完整保存車站、月臺、號誌樓的站區遺址,將1960-70年代鐵路貨運全盛時期的氛圍原汁原味保存展示,凍結高雄港站營運盛世的懷想,提供參觀者豐富的時空體驗。

※舊打狗驛故事館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kaoMuseum
☎07-5316209
週二~週日 10:00~18:00(週一休館)
➯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32號

▲高雄港站北號誌樓—臺灣僅存可以動手玩的號誌樓
全盛時期的高雄港站列車班次多,調車轉線的次數也多,站場內轉轍器與進出站號誌切換頻繁。號誌樓的設置,就是為了集中操作,同時增加行車效率與安全性。高雄港站北號誌樓,目前為全台灣唯一僅存,保留完整機械連動功能的號誌樓,並且動態保存,能動手體驗操作。
高雄港站原有一棟南號誌樓,控制車站南側進出濱線的號誌,惜2002年因捷運工程而遭拆除。台鐵財產清冊記載,高雄港站兩座號誌樓與站房,都是在1947年4月30日登記;據考證,北號誌樓一樓機械室之磚牆,應為1923年所建第一代號誌樓之遺構。北號誌樓及其附屬的聯鎖裝置、連動鐵管、轉轍器等設施,於2010年一併納入歷史建築「舊打狗驛」的範圍。

※北號誌樓
☎07-531-4203
週六~週日 10:00~18:00(平日休館)
➯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53巷對面(紅橋旁)

夥伴資訊
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
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1998年正式開館,為臺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城市歷史博物館。其建築於1939年(日本昭和14年)落成,由大野米次郎設計、清水建設興建,原為日治時期高雄市役所第二代官廳,為典型的帝冠式樣建築,和洋融合,整體採中央主塔搭配兩側對稱副塔的塔樓式造型,是當代高雄重要的市定古蹟之一。

*從博物館出發,串接城市特點,形塑城市博物館群*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高雄歷史為基底出發,其附屬館舍群包含哈瑪星台灣鐵道館、舊打狗驛故事館、高雄市左營孔子廟、見城館、再見捌捌陸─臺灣眷村文化園區、柯旗化故居、高雄市皮影戲館、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等館舍,以鐵道文化、舊城歷史、傳統表演藝術、人權議題及眷村移民等主題,形成區域性博物館群,透過資源整合與分享、複數館舍營運模式,串接城市所擁有的豐富文化資材,多面向呈現城市風貌及地方視野,更接近人群、走進地方,存續文化、演繹知識,以真正達到落實公共博物館的社會價值。
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城市觀光重要的一環,也是民眾終身學習的重要場域,本館及附屬館舍本於深耕高雄,存續文化知識、展現地方視野的營運理念,致力於高雄歷史深入研究、豐實各類館藏主題,策辦多元精彩的在地性展覽、建立本館成為高雄地區文史知識庫,更期待跨越海洋,走向國際,加強文化交流。

收藏